圆明园之痛
自从观看了《圆明园》这部影片,我的心情便变得异常复杂。我为圆明园那无可比拟的气势所惊叹,更为我国拥有它而欣喜,当然那只是曾经,如今的圆明园剩下的只有断壁残垣。
遥看当年清朝盛世,圆明园以“万园之园”的姿态展现世界园林艺术的经典。这座由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囊括了世界上所有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美景,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清代五朝皇帝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分别在那驻留。这座北方的园林,湖水却有江南水乡之水的灵动,葱绿的树绕着水,奇形的石傍着树,亭台楼阁相生相趣。它的壮丽,就像秦始皇的长城,只是,现代人恐怕再也无法目睹那个年代北方曾经有过那妙趣横生的水榭,那雄伟壮观的建筑。
在公元1840年10月6日,鸦片战争大爆发,其中英法联军毁掉圆明园的情景颇为憎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崇尚科学,当时,康熙年岁已大,并且已有35个孩子,究竟是谁来继承皇帝呢?在北京牡丹圆明园内,住着康熙的第4个儿子——雍正,他以为康熙皇帝关系好为名,因此,康熙让雍正继承了皇帝宝座。
雍正做皇帝以来,为了扩张圆明园的土地,在圆明园的卫兵都有300多人,所以,雍正皇帝为了搞这些事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还有他的子孙们,一年只有5天假期,其他时间都要练功;正当他们要扩建时,1735年,雍正皇帝猝死在园内,结束了他54年的短暂生命。
雍正皇帝逝世后,下一任皇帝是乾隆皇帝,就在这一年,法国设计师王致明逝世,美国在这一年代独立。1793年英国代表团来北京访问,1799年,89岁的乾隆皇帝逝世。
1800年,咸丰担任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咸丰当皇帝40年后,鸦片战争暴发了,英法联军2000艘军舰,20000多人侵占北京城,与此同时,在北京20公里外的圆明园发起猛烈袭击。当时,咸丰已逃往避暑山庄,并签定很多不公平条约。在袭击圆明园的一年后,八国联军把圆明园彻底毁灭。
十八世纪的大清帝国,据说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一座圆明园,标榜着东方的财富。而今,面对圆明园遗址,除了遗憾,还有愤慨,除了愤慨,还有中国人的痛。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法滚滚的硝烟中终于被打破。
最赤裸裸的罪恶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那一幕,恐怕这是他们最愉快的一次战斗,对手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几个宫女太监,他们是笑着作战,笑得是那么灿烂,丑恶的嘴脸彰显他们的野蛮,在他们肆虐的破坏之后,仍然收获了丰厚的战利品。据说是为了公平起见,将士们号召士兵保持所谓的“绅士风度”,居然还举行了维持三天的公开拍卖,各个嘴角上扬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竞拍,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
引用鲁迅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枪支、大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圆明园的辉煌到落破,深刻反映了晚清中国的落后。我们的士兵拿的是矛、枪、戟、盾,而英法联军持的是洋枪洋炮,两支队伍交战,有如鸡蛋撞上了石头,根本没有抵抗之力。两军军队装备的悬殊,最直接地导致了清军战败。一面是狂轰滥炸的大炮,一面是闲庭漫步的统治者。这是当时腐败没落的清政府,当时愚昧无知,认识落后,思想落后的清政府。在圆明园的某个密室里,联军发现了使者赠送给清政府的枪炮,然而,清政府根本没有意识到将其用作自己军队的装备,却用来欣赏,他们认为科学是玩物丧志,他们夜郎自大,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科技,他们认为那些机器是怪物,他们胆小,认为是鬼怪在作祟。想想当时国人的无知,国家遭受的屈辱,令人心酸,难受,不得不让人深思反省。
圆明园的悲伤定格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失去的痛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和现实警示:科学技术是富国强兵最有力的武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不变的真理。、
所以说,无论你现在如何的强大,都不应该骄傲与自满,否则那将成为杀死你最尖锐的武器,与时俱进才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