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样式雷”建筑风格

发布时间:2022-10-27 14:18:23

   建筑风格指建筑设计中在内容和外貌方面所反映的特征,主要在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态构成、艺术处理和手法运用等方面所显示的独创和完美的意境。建筑风格因受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等的制约以及建筑设计思想、观点和艺术素养等的影响而有所不同。“样式雷”的宫殿及其它建筑,其平面严谨对称,主次分明,砖墙木梁架结构,飞檐、斗栱、藻井和雕梁画栋等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

   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的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的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的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的砖瓦并有的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的建筑图,在“样式雷”建筑中已有充分体现。秦汉时期木构建筑的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塔;隋唐时期的琉璃瓦及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五代、两宋都市豪华酒楼、商店的飞阁栏槛等等,都是“样式雷”建筑风格形成、发展、传承的历史积淀。


(一)“样式雷”建筑风格之一

   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样式雷”建筑的木架构文化情结,两百余年热衷于土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是世界上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建筑都无法比拟的。“样式雷”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风格,在宫殿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样式雷”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

   优点:第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中西比较: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1420年动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动工,1420年完工。第二,灵活性强。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门窗开设比较自由,并发展成精妙而独特的中国门窗文化。第三,抗震性强,墙倒屋不塌。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因而木架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强,墙是隔断不承重,防御地震。

 

73646ee2bd69c830c66d27b4a508afd.jpg


(二)“样式雷”建筑风格之二

   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以木架构为主的“样式雷”建筑体系,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是以“间”为单位构建单体建筑,再由若干个单体建筑构成庭院。单体之美,只有体现为“群”的一部分时,才有价值,也只有存在于“群”中,其艺术价值的丰富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甚至可以说,“群”是“样式雷”建筑的灵魂。太和殿的威武壮观只有在紫禁城的森严氛围中才能得以表现,祈年殿也只有在松柏浓郁的天坛环境中才有生命。“样式雷”建筑群体组合使中国古代建筑远远超过了其他造型艺术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获得了极为特殊的美学风格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558e2cbb201cf359c5e90e81cb70120.jpg


(三)“样式雷”建筑风格之三

   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善于将建筑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是“样式雷”建筑的突出特征之一。以木架构为结构体系的“样式雷”建筑,它们的柱,梁、枋、檩、椽等主要构件几乎都是露明的,这些木构件在用原木制造的过程中大都进行了美的加工:月梁、驼峰、撑拱、牛腿、菊花头、蚂蚱头、麻叶头,屋顶上的鸱吻和宝顶、瓦当,屋脊上的瓦头雕刻花草、禽兽等纹样,增加了建筑鲜活的生命感。

 

793d6eb8f3dc8d5d4058bb4218a7ca0.jpg


(四)“样式雷”建筑风格之四

   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受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观念和宗法意识影响,“样式雷”建筑的组群布局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进行设计建造。以北京故宫为例,它的总体布局是沿着南北轴线纵向布置起来的,以天安门为序幕,外朝三大殿为高潮,景山作为殿尾,既有主有从,又前后呼应,是“样式雷”建筑的杰出代表。因此可以说,“样式雷”建筑组群的建筑形象,恰如一幅中国的手卷画,只有自外而内,从逐渐展开的空间变化中,才能体味到它的美妙与精华所在。

   “样式雷”建筑的另一种布局如颐和园,则在纵轴线上建造主要建筑,在其对面建造次要建筑,在院子的左右两侧用回廊将前后两座建筑连结成一体。这种以回廊和建筑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起到艺术上大小、高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它以体形巨大的建筑为中心,周围以庭院环绕,在外面用矮小的附属建筑,走廊或者围墙构成方形或圆形外廓。以均衡对称方式为原则构成的这些建筑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是一个可以满足各方面用途又能成为一个完整建筑艺术群体的严密整体。

 

5ef544ac0e3d9f0ebf7afd219e8e9fe.jpg


(五)“样式雷”建筑风格之五

   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样式雷”建筑惯用大面积的原色,包括黄、红、青、绿、蓝、白、黑等。由天安门走入宫城,进入游者视域的是碧蓝色的天空,蓝天下是成片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蓝天与黄瓦,青绿彩画与红柱红门窗,白台基和深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

   “样式雷”建筑最常用的彩画种类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又称宫殿建筑彩画,这种建筑彩画在清代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大多画在宫殿建筑上或与皇家有关的建筑之上。全画龙图案的为金龙和玺彩画。一般应用在宫殿中轴的主要建筑之上,如故宫三大殿,以表示“真龙天子”至高无上的意思;画金凤凰图案的为金凤和玺彩画,一般多用在与皇家有关的如地坛,月坛等建筑上;龙凤图案相间的为龙凤和玺彩画,一般画在皇帝与皇后皇妃们居住的寝宫建筑上,以表示龙凤呈祥的意思;画龙草相间图案的为龙草和玺彩画,用于皇帝敕建的寺庙中轴建筑上;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的为苏画和玺彩画,用于皇家游览场所的建筑上,代表园林风格。

旋子彩画为清代陵墓、寺庙、祠堂等建筑彩画。

   苏式彩画起源于江南苏杭地区的民间传统作法,大约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流传到北方,所以取名为“苏式彩画”。“样式雷”将苏式彩画主要用于园林建筑和住宅。这些彩画多位于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彩画的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图案瑰丽,色彩丰富,为我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无限美感。

 

b8a6af7f740eefe41d911927ffc9c42.jpg


(六)“样式雷”建筑风格之六

   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就外观而言“样式雷”建筑由台基、屋身、屋顶三个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台基是建筑的基础部分,具有承托建筑物、防潮、防腐的实用功能,弥补单体建筑物不够雄伟壮观的美学功能,还有昭示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功能。屋身是建筑的主体部分,采用梁柱式结构,形成梁架,梁架与梁架之间组成“间”。建筑的屋身一般由若干间组成,开间越多,等级越高。

“样式雷”建筑有许多造型独特的“大屋顶”,这些屋顶不但体形硕大,而且是曲面形,屋顶四面的屋檐两头高于中间,整个屋檐形成一条曲线,令原本笨重的屋顶变得轻盈活泼,好似一条充满活力的天际线,柔和而有韵律,成为整座建筑极富神韵和艺术表现力的一部分。

   这些形式不一的屋顶式样主要有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卷棚顶。

   庑殿顶:是四面坡屋顶形式之一,由四个倾斜的屋面和一条正脊,四条斜脊组成整个屋顶。歇山式:又称九脊式顶,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和两侧倾斜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山墙组成。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上端。悬山顶:是双坡屋顶形式的一种,特征是屋面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两坡相交处有脊,这种屋顶又称作挑山。硬山顶:是双坡屋顶形式的一种,山墙同屋面平齐,也有略微高出屋面者,两坡相交处有屋脊。卷棚顶的特点是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前后坡相交处不用脊而砌成弧形。

 

4acc5bcd09650649dd9b22ce2e38b24.jpg


(七)“样式雷”建筑风格之七

   五行学说与建筑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故宫城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中央的象征:“土、中、黄色、帝王”,主“皇权”。五行中,“土”在五方中是“中央”,五色为“黄色”,是“帝王”之象。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土生金”,相克规则为“土克水”。五行中的 “土”为万物之本。封建帝王“惟我独尊”、“王者必居天下”的皇权至上思想,使他们自古以来总是择“中”而居。“中国”即中央之国。       

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火”为“赤”,“赤”为“红”。所以,故宫城的宫墙、檐墙、门、窗、柱、框的油饰皆为红色。这些红色的墙、门、柱、窗、框,托着黄色的屋顶,寓意“火生土”,寓意江山稳固。前面曾说外朝的三大殿坐落在“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上装有汉白玉栏杆,“白”代表“金”,其寓意为“土生金”。“土”字形台基上还摆放着金属鼎炉,也是同样的寓意。在这些大殿的两侧和门前,都能看见放在地上的金属“门海(大缸)”,里面盛水,用于消防灭火。把“水”与前面的“土”和“金”连起来就有:“土生金、金生水、水克火”的寓意。      

在五行的相克规则中,“木克土”。“木”为 “青”,“青”为“绿”。所以,在故宫城外朝中轴线的中部(中、黄、土)和南部(南、赤、火)都是与木相克的,因此不种树。三殿、两宫及御街均无花草树木,也很少用绿色油饰,以防“木”克中央“土”。 

   “北方”的象征:“水、北、黑、玄武”,主“藏”。五行“水”在五方中是“北”方,五色为“黑色”,四象为“玄武”。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水生木”,相克规则为“水克火”。故宫城金水河的水自北墙西(金)侧引入,以示“北水”和“金生水”。在故宫城的北边,即坤宁宫之北,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正北方的御花园内也广植树木,就是利用了“水生木”的五行规则。御花园的主要建筑钦安殿内供奉着玄武大帝(道教中的水神)。钦安殿院子的正门称天一门(有天一生水之意)。天一门墙体用黑色;文渊阁用黑砖墙、黑瓦顶;神武门(玄武门)内两侧建筑屋顶用黑瓦;就连钦安殿后面正中的勾栏板也被雕刻为波涛水纹图案。这是因为,园内的文渊阁藏有《四库全书》,而离藻堂则藏有《四库荟要》,体现了“藏”。至此,我们明白这里屋顶覆盖黑瓦、雕刻饰以水纹的“水”意了。因为,御花园内树木离不开水,而藏书的防火也离不开水。即水可生木,也可克火。  

   “南方”的象征:“火、南、赤色、朱雀”,主“光大”。五行“火”在五方中是“南”方,五色为“红色”,四象为“朱雀”。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火生土”,相克规则为“火克金”。午门在故宫城的南边,其墙壁、油饰均被涂以红色,其檐下彩画也是以红为主,而不用青绿,以防木克土(中央)。午门又称为五凤楼。凤即朱雀的代表。

“东方”的象征:“木、东、青(蓝或绿)、青龙”,主“生化”。五行“木”在五方中是“东”方,五色为“青(蓝或绿)”色,四象为“青龙”。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木生火”,相克规则中“木克土”。“生化”象征着温和之春,绿草萌发,万物生长,也意味着孩子们身体和学识的成长。乾清门内东边是上书房,是清代皇子、黄孙读书的地方;东华门外的文华殿,在紫禁城的东边,是太子读书的地方;护佑后代的繁荣兴旺的祖先宗庙也在东方。这些建筑的屋顶均为绿色琉璃瓦顶。 

   “西方”的象征:“金、西、白、白虎”,主“收”。五行“金”在五方中是“西”方,五色为“白色”,四象为“白虎”。在五行的相生规则中“金生水”,相克规则中“金克木”。西六宫的西侧为外西路,有慈宁宫、寿康宫、英华殿等建筑,是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嫔们居住的地方(又称寡妇路)。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已经到了“收”的阶段,故将其宫殿建于西方。 

22c0a884ab403b9e992212717f1c20a.jpg

   综上所述,故宫城的规划设计将“五行、五方、五色、四象”抽象的象征意义与建筑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赋予建筑丰厚的文化内涵。这种设计方法似乎比直接或间接使用符号更有意味。愿我们的建筑在与世界建筑共融的同时,也保存一些我们的传统个性。